太湖西山 采摘碧螺春

作者:管理员
发布于:2023-11-20

春风雨露催新绿,尝尽柔情在杯中

爱茶的朋友可以看过来了~

算算日子距离清明还有3天

明前碧螺春要“下山”售“低价”啦!

正当碧螺春性价比亲民时

错过今年又要等一年

你们还要等吗?

走,带你了解一下

你以为“洞庭”是什么?

洞庭碧螺春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洞庭湖。洞庭湖其实是把湖南、湖北分隔两地的界限,湖中有君山,产名茶君山银针,并不产碧螺春。

碧螺春产自洞庭山,洞庭山不是一座山,而是位于苏州西南的太湖中的两座小岛,是东洞庭山、西洞庭山两地的统称,一般也称作洞庭东山、洞庭西山。

“吓煞人香”你听说过吗?

碧螺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,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。又叫吓煞人香。

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,顺手摘了几片茶叶,泡茶后奇香扑鼻,脱口而道“香得吓煞人”,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“吓煞人香”。满是吴语俚俗感。

康熙赐名的故事,你听说过吗?

清代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视察太湖,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、卷曲如螺的名茶,非常喜欢,觉得“吓煞人香”其名不雅,于是题名“碧螺春”。

根据当地的很多老人讲,真正的碧螺峰,明代以前叫徐宅山,以山形似螺状而得名,它位于洞庭西山的南徐里后山,在山前,有碧螺古庵的遗址和徐氏宗祠。由此可以推断,碧螺春之名,可能早于康熙就存在了。

自然又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,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,卷曲如螺,春季采制,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,因而命名为碧螺春。此茶有悠久历史,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。


除了故事,碧螺春还有的“好”你知道吗?

碧螺春的外形特别美。条索紧结卷曲成螺,色泽银绿,翠碧诱人,绿中隐翠,细密的绒毛长在细细的茶条,被人们亲切地成为蜜蜂腿。

在西山,茶树和桃、李、杏、梅、柿、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。茶树、果树枝桠相连,根脉相通,茶吸果香,花窨茶味,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。

与其他绿茶的炒香不同,碧螺春也算是炒青绿茶,带有炒制的香味,更有脱俗的花果香,这也是碧螺春有别于其他绿茶的特点。人们赞道:“铜丝条,螺旋形,浑身毛,花香果味,鲜爽生津”。

再者,泡开后的碧螺春滋味鲜醇、回味甘厚,汤色嫩绿整齐,幼芽初展,芽大叶小。

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,以形美、色艳、香浓、味醇“四绝”闻名于中外。

采茶归来炒茶,你了解吗?

四月初来新茶香,采茶归来炒茶忙。“过了日脚,茶叶就不值铜佃咯。”清明前的日子里,茶农们丝毫不敢懈怠,采茶、分拣、炒制、包装,留存一年中较好的嫩绿。